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
去心矩阵(立体化)管理实施办法
一、基本原理
在管理模式中,可以分为垂直管理模式、多心反馈管理模式(扁平化)和去心矩阵(立体化)管理模式。
垂直管理模式中,管理架构是由最高长官和各级领导组成“金字塔”结构的单中心集权管理(指令)模式,由最高长官发布命令,层层传递,强调执行,执行效率较高。
多心反馈管理模式(扁平化管理)中,管理者设计中心化平台,多个部门向中心平台反馈,管理结构相对扁平化。管理者强调用制度、流程规范员工,主要任务是生产合格产品,生产效率较高。
去心矩阵管理模式中,由管理者设计立体空间模型,多个可变动中心存在于模型中,中心是相对独立的,中心负责组织完成特定任务,创新效率较高。
垂直管理模式的员工存在于组织结构中,对上级指令负责;扁平化管理模式中的员工相对固定的存在于管理系统中,要求员工遵守制度和流程;去心矩阵管理模式中的员工相对自然地存在于矩阵(立体空间)中,关注目标和结果,鼓励员工创新和自我价值实现。
去心矩阵管理中每名员工都是一个节点,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中心可以是多个,节点和中心自由双向选择,组成一个创新项目小组开展工作。中心不是永久的,而是阶段性的,中心对节点不具有强制性。
去中心化并非不要中心,而是由多个中心组成,中心存在时间可长可短,完成任务后中心随即解散。“矩”是一个多维度方形体,“阵”可以理解为模型,矩阵是一种多维空间的数学算法。矩阵制是由职能部门系列和为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组建的项目小组系列组成,其组织形式是在垂直形态组织系统基础上,增加一种横向的领导系统的架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具有双刀命令系统。
我院将去心矩阵管理定义为立体化管理,员工既归属于医院原有管理框架(五大部),又归属于去心矩阵项目小组。每名员工都有两个上司,分别为“专业上司”和“流程上司”。“专业上司”是永久、具有强制性的,指各部主管领导和部长;“流程上司”是临时、不具有强制性的,指去心矩阵项目小组的流程官或小组长。
二、去心矩阵管理的实践价值
(一)能够进一步实现医院评审要求的“三全”管理,即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管理。医院员工充分参与医院质量管理,可以使医院内部联系更加紧密,在医院内部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医院文化,去心矩阵管理打破了部门间壁垒,为全员参与医院质量管理提供了空间。同时,去心矩阵管理将分散在各部门、各层面、各空间的职能充分发挥起来,加强了部门间的配合交流,能够进一步提升医院全方位管理水平。
(二)我院知识型员工较多,有能力完成更多的创新工作。去心矩阵管理为医院创新工作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每名员工可以随时和中心自由连接,也可以随时成为一个中心,聚焦目标和导向完成工作。
(三)去心矩阵管理以价值医疗和患者需求为导向,通过去心矩阵管理让每一位员工发现和挖掘患者需求,推动各部门优化服务流程、改进工作思路,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打造智慧型医院,实现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医疗。
(四)去心矩阵管理更加注重项目小组的成果及效果,不强制过程控制,有利于培养员工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的行为理念。通过参与去心矩阵管理,培养员工团结协作和沟通配合的能力,导入科学合理的积分评价体系,使医院积分制管理更科学。
(五)去心矩阵管理能够营造全员参与医院质量管理的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新能力,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增强员工价值感,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的指示精神。
(六)为行政管理部门二次绩效的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施办法
在去心矩阵三维立体化管理中,由去心矩阵项目小组组成X轴、五大部组成Y轴、结果评价小组组成Z轴,形成立体化空间管理模型。小组即中心,员工即节点,员工自由组成小组,小组可临时成立,完成项目后随时解散。
X轴:由去心矩阵项目小组组成。项目小组不限制数量,改进课题由小组长确定,项目认定采用宽进严出备案制。改进特定项目中的小组长称为“小组长”,改进跨部门项目的小组长称为“流程官”。
Y轴:由五大部组成。重点考核五大部对去心矩阵项目的牵动能力和配合其它部门开展去心矩阵项目的意愿性。本部门员工所得积分纳入各部主管领导积分,详见《去心矩阵管理项目结果评定办法》。
Z轴:由结果评价小组组成。去心矩阵结果评价小组对所有参与去心矩阵的项目采用十分制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定,小组长或流程官根据组员参与该项目的意愿度(3分)和贡献度(7分)评定组员分值,评定小组人数一般由5-10人组成。详见《去心矩阵管理项目结果评定办法》
(一)选定创新项目
由医院去心矩阵管理委员会制定去心矩阵管理项目库,各项目小组可以在项目库中选定,也可自行申请创新项目。申请的项目由去心矩阵项目认定小组根据《去心矩阵管理项目认定办法》认定后实施。
(二)成立去心矩阵项目小组
认定项目后,由小组长或流程官统筹实施。在大型活动和演出中,组织团队可以作为去心矩阵项目小组成员参与去心矩阵管理,参与者纳入医院积分制管理,积分制小组统计参与者积分,参与者不纳入去心矩阵绩效分配。
(三)评定创新成果
创新项目完成或有重大阶段成果后,报告去心矩阵管理委员会,由结果评定小组以十分制进行成果评定(详见《去心矩阵管理项目结果评定办法》)。
四、积分评价及统计
参与去心矩阵管理的项目,由结果评定小组根据《去心矩阵管理项目结果评定办法》对创新项目进行评分。小组长或流程官积分等于创新项目分值*20;小组成员积分等于创新项目分值*小组长或流程官对组员的评分;各部主管院长积分等于本部门创新项目总积分(简称A类积分)、本部门人员参与其它部项目的人员总积分(简称B类积分)、全员目标推动小组人员总积分(简称C类积分)三部分总和。
A类积分指本部门内所有创新项目积分总和;B类积分指本部门员工参与其它部创新项目人员的积分总和;C类积分指将临床医技员工随机分为七组,分别编入七位主管领导带领的团队中,团队人员总积分为C类积分。
去心矩阵管理积分统计小组负责对各项创新项目和参与人员的积分进行统计并公示。
五、积分的应用
(一)医院增加100万元人民币与科室原有二次绩效融合,一并用于去心矩阵管理的绩效分配,医院将进一步研究去心矩阵管理在干部任用等方面的二次开发和利用。
(二)所有临床、医技科室员工均可参与到去心矩阵管理工作中,完成项目的员工除享受原有科室绩效分配外,同样享受去心矩阵管理的二次绩效分配。
(三)各部在去心矩阵管理工作中所得总积分用于主管领导的年度考核,详见《医院领导班子工作考核办法》。
(四)参与去心矩阵管理的行政后勤员工所得积分,作为各部二次绩效分配的依据,各部根据本部门情况自行确定积分在二次绩效中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