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

门诊便民措施

        守护大脑你我同行         

“脑卒中”一个大家熟悉却又害怕的名字。脑血管疾病为当今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很多患者长期受到“脑卒中”致残的困扰,很多家庭直接或间接受到脑血管疾病的打击。可以说脑血管病不仅使患者的身心受到极大的苦痛,还可能把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带入痛苦的深渊。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患者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即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大大的提高患者恢复生活功能的机率,使更多的卒中患者可以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

12:30,刚刚接班的神经内科刘医生接到急诊的电话。

“你好,急诊就诊一位疑似急性卒中的病人,请求会诊。”

“好的,马上到。”

接到急诊的会诊电话,刘医生急忙带好“绿色通道”专用标识急匆匆的来到急诊。12:32到达急诊,此时急诊医护已完成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采血、心电图检查、血糖等工作。患者为50多岁的一名男性,表现为突发的言语不清伴有左侧肢体活动无力2小时。来到急诊刘医生简单的与急诊医生询问了病情后,迅速对患者进行了NIHSS评分,患者左侧肢体肌力3级且伴有浅感觉减退,言语不清,左侧病理征阳性,NIHSS评分8分。刘医生向患者家属询问既往病史,了解到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史,为脑卒患者的高危因素。简单筛查完毕,12:37刘医生与急诊护士快速陪同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去做头颅CT的途中刘医生向病人家属简单交代患者可能存在脑梗塞,且可以采取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案以及其优点及风险,家属表示理解且同意溶栓。12:40到达CT室,仅用5分钟CT室快速完善CT后明确患者无颅内出血,符合溶栓指征,快速将患者护送至神经内科准备溶栓。

12:50到达神经内科后,护士为患者监测生命体征,刘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话与家属交代溶栓事宜,家属充分理解,并签字同意静脉溶栓。此时患者已发病2小时25分钟。刘医生向检验科询问患者血常规情况,确认无异常。确认患者无溶栓禁忌症且生命体征平稳后,12:57分开始静脉溶栓。此时患者发病2小时27分钟。细心地护士每15分钟为患者监测一次生命体征。很快1个小时过去了,溶栓过程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溶栓后刘医生再次评估患者NIHSS评分,此时患者左侧肢体活动基本恢复正常,仅留有言语不清及感觉障碍,NIHSS评分2分。溶栓后1小时、2小时分别评估NIHSS评分,患者感觉逐渐恢复正常,NIHSS评分仅剩1分。患者及家属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入院后的第二天上午,刘医生查房时在门口就听见患者与家属清晰的交谈声。此时患者言语功能已恢复正常,没有明显不适的症状。NIHSS评分0分。患者笑了,家属笑了,刘医生也笑了。

患者从入院至静脉溶栓仅用了27分钟,低于脑防委要求的平均DNT时间(60分钟),越早的使用溶栓药物可以越早挽救更多的脑细胞,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为患者以后恢复生活功能争取更多的机会。为患者缩短DNT时间(即就诊至静脉溶栓的时间)是神经内科、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共同努力的结果。医者仁心,为了帮助更多的患者、为了挽救更多的家庭,我们在守护大脑的这条道路上并肩前行。

                                                       神经内科    刘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