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1949年

建立门诊部,也叫卫生防疫大队(县医院前身),占地面积1亩,医疗人员22人,床位20张,设有内科门诊、外科门诊(含妇产科)、药房三个科室。开展清创、脓肿切开、表浅肿瘤切除等手术。

1950年

1950年,改建为“围场县人民政府卫生院”。

1952年

1952年,开展妇科肿瘤切除术、子宫下段剖腹产术、碎胎术、各种宫外孕术、子宫次全切术、尿瘘修补术、输卵管结扎术等。

1954年

1954年,开展征兵体检工作,许作臣为主检医师。

1956年

根据省卫生编委会精神,县人民政府卫生院改为县医院,设床位30张,编制59人。 12月26日, 成立图书室。

1964年

1964年,为开发本地中药材的应用,县医院对地产“元胡”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试验。通过临床试验发现,元胡在治疗胃痛、妇女痛经等疗效显著。

1966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名为“卫生防治院”,全年门诊420人次,入院治疗89人次。

1967年

1967年5月4日,县生产办公室批准,同意各医院调整部分收费标准,门诊病人每人收诊断费5分,住院病人每人收费3角,是有记载的最早的收费标准。

1968年

1968年,迁入庙台子沟。

1971年

1971年,恢复围场县医院,增建二层楼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医疗人员63名,床位120张,设有内科门诊、药房、内儿科、外妇科病房、中医科和手术室6个科室,开展肠吻合、脾修补、胆囊摘除、甲状腺肿切除等手术。

1975年

1975年,王珏、王德明等成功完成了第一例断指再植术。

1976年

1976年 开展五官、骨科、胸外科手术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 在县委庆祝毛主席发表“六.二六”指示十一周年大会上,党支部副书记王珏、护士卢英杰、妇科副主任孟翠英被评为走“六.二六”道路先进个人。 成立化验室,工作室2间,医务人员3名,开展血、尿、便三大常规及肝功能、血脂、胆固醇、血糖等生化检验。 派出医务人员赴唐山抗震救灾。

1977年

1977年 2月9日,成功抢救一例水囊引产,因死胎感染造成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的患者。 7月,成立病理科,医师1人,切片机1台,开展脱落细胞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等病理检验工作。

1979年

1979年8月4日,县革委会批准,同意县医院床位由150张增加至200张,主要用于传染科和计划生育科。截止年底,医院实有床位150张,工作人员149人。

1980年

1980年,成立急诊科。

1981年

1981年6月5日,成功开展胸外科手术。

1983年

1983年 1月26日, 河北省卫生局批准县医院扩建病房楼(三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813平方米,扩建后床位为200张,总投资控制在50万元以内,资金由县自筹解决。 11月1日,被省卫生厅评为“省卫生先进集体”。

1984年

1984年 成立五官科,工作室5间,医生5名。 10月,新病房楼建成投入使用。

1985年

1985年 成立预防保健科。 开展体层摄影、脑血管造影、妇科子宫输卵管造影和膀胱造影等工作。

1986年

1986年 建门诊大楼,总面积8428平方米。 在检验科内部建“血库”。

1987年

1987年,开展医疗技术新项目20项,其中肝叶切除,胃切除、股骨头置换术三项均达到地区先进水平,门脉高压症脾肾分流术等17项技术填补了我县空白。

1988年

1988年6月,地区卫生局对医院预防及院内交叉感染等工作进行了检查,我院获得了第一名。

1989年

1989年 自筹资金购置了血球自动分析仪、生化半自动分析仪、火焰光度计、脑血流图机、离子导入仪和麻醉机等15种医疗设备。 新购置了导频仪、光治疗机、乳腺检查仪、心电遥测监护仪、气垫床、超声雾化机、骨科索引床、X型纤维胃镜、心脑检查治疗仪。 新开项目20项,左侧肝叶巨大肿瘤切除术、胸膜剥脱术、记忆合金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治疗膝外翻、大脑皮层颞肌贴合术治疗脑栓塞、自身脱水——大隐静脉环流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脱水等,填补我院技术空白。

1990年

1990年 3月10日,成立麻醉组,麻醉组经济实行单独核算。 建传染病房600平方米,扩建供应室。 开展医疗技术新项目20项,左侧肝叶巨大肿瘤切除术、胸膜剥脱术、记忆合金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治疗膝外翻、大脑皮层颞肌贴合术治疗脑栓塞填补我院空白。发表论文14篇(其中省级以上医学杂志8篇,热河医药6篇)。

1991年

1991年 自筹资金购置了500毫安电视系统遥测X光机和尿自动分析仪,提高了辅助诊断水平。 开展医疗技术新项目7项,其中骨科开展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矫形术股骨粗隆下截骨矫正髋外翻》,达到了三甲医院水平。 内科成功地抢救了一名心脏停止跳动80分钟的危重患者,创造了我院奇迹。

1993年

1993年,贷款20万元,职工集资18万元,建起了中心血库和制剂室,解决了医疗用血和大型液体的使用困难问题。

1996年

1996年,投资60万元购置了“CT”,改写了我县无“CT”的历史。

1998年

1998年 10月,县卫生局批准,同意县医院购买不锈钢厂厂院,总面积为2029平方米,用于建医院门诊楼。 12月,王德明同志主持研究的《逐步到位治疗肩关节陈旧性脱位》和《镍钛形状记忆加压骑缝钉在膝内外翻术中临床应用》两项成果,获省卫生厅科技二等奖,并填补了我县医疗技术空白。

2000年

2000年7月28日,门诊楼竣工,并投入使用。

2001年

2001年 11月20日,骨科被市卫生局确定为市级医学重点学科,付国权被确定为市级学科带头人。 吴兰芳被省卫生厅命名为省级医德标兵。

2003年

2003年4月,开展了抗击“非典”工作,医院投资50万元建立了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县医院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防非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屈德会被市委授予“防非工作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李东华、董国珍等15名同志被县卫生局评为“抗非”工作先进个人。

2005年

2005年 5月,为改善群众的就医条件,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将县医院迁址重建并列入县政府十件实事。 7月,传染病区开工建设。 9月20日,门诊住院综合楼举行奠基典礼。

2007年

2007年 1月31日,成立输血科 4月1日,成立新农合办公室。 7月6日,投资430万元购置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9月18,成立信息科. 10月15日,全院整体搬迁新址,河东街凤凰北路83号,占地面积61亩,业务用房27000平方米,总投资6311万元。设床位400张。

2008年

2008年 8月28日,姚国兴同志主动请求赶赴四川平武县地震灾区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医疗卫生工作。

2009年

2009年 1月,重症医学科(ICU)正式启动。 2月27日,王焕然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十佳爱岗敬业职工。 3月,成立体检科。 5月23日,华北煤炭医学院与我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5月31日,成立党总支办公室。

2010年

2010年 1月,康复医学科成立并正式开诊,设病床11张,医务人员12人。 4月1日,第二炮兵总医院与我院成为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协作单位。 9月,在县医院原址扩建内科住院楼,总建筑面积12216平方米,病床357张。

2011年

2011年 12月5日,制定《围场县医院公开竞聘主任、护士长职务实施方案》,采取公开竞聘的方式,聘用医学影像科、骨科、内科主任各1人,临床护士长2人。 12月15日,成立医学影像科,包括X线诊断专业、CT诊断专业、磁共振成像诊断专业、超声诊断专业。

2012年

2012年 1月,内科住院楼投入使用。将原内一科、内二科分成心血管内科、呼吸肾内科、神经内科三个科室。 2月2日,成立消化内分泌血液肿瘤内科。 7月,将骨科分为骨一科(关节及创伤科)、骨二科(脊柱及创伤科);普外科分为普外一科(普外肿瘤科)、普外二科(胸外泌尿科)。

2013年

2013年 6月24日,成立客服部。 6月28日,王树海荣获承德市第八届青年科技奖。 7月1日,将原朝阳湾镇中心卫生院设置为县医院朝阳湾分院。 8月12日,成立采购中心、人力资源科。 10月9日,将原儿科分为综合儿科、新生儿科。 10月15日,成立绩效考核办。 11月,举办“围场县医院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展了诗歌朗诵、乒乓球、院歌比赛等一系列文体活动。

2014年

2014年 4-6月,举办医务人员讲课大赛,全院医疗组参赛68人,技师组参赛26人,护理组护士长参赛19人,护士参赛53人,共开展讲课170余次,评选出优秀医疗讲师21名、优秀技能培训师9名、护理讲师21名。 7月,重症医学科被评为院级医学重点学科(期限二年)。 7月2日,邀请北京大学王岳教授来院进行“重新认知知情同意与医患沟通”主题讲座。 11月,被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评为2012-2013 年度河北省文明单位。 12月,纪福利作为我院医生的一个缩影,被评为全县十大电视新闻人物。

2015年

2015年 4月24日,成立审计科。 5月,申请成为承德医学院非隶属附属医院,承担承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为期二年的医学理论和业务实践教学工作。 6月8日,成立科教科、超声科(自医学影像科中分出独立开展工作)、收费室(含新农合、医保收费窗口)。 7月,骨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被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承德市医学重点学科”。 11月,启动了药库、药房HLI智能化管理项目,配备自动发药机、摆药机等设备,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016年

2016年 3月,手术室被承德市青年文明号活动委员会评选为“2015-2016年度青年文明号”。 6月23日,神经内科、医学检验科被评为院级重点学科,期限二年(2016年7月-2018年6月)。 每季度进行“质量持续改进案例”评选,全年共上报31例,已评选10例,经过评比分别给予绩效奖励。 8月19日,成立介入室。

2017年

2017年 2月25日,司洪磊同志赴新疆巴州尉犁县人民医院进行援疆工作。 3月6日,成立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原镶复门诊和口腔科合并管理)、皮肤科。增设艾滋病门诊。原综合科撤消。 6月,成立5S、品管圈、RCA、PDCA、SOP、优质服务SOP、积分制管理推广小组,全院推广管理工具的应用。 8月25 日,举行“爱心公益社”成立暨“爱心驿站”揭牌仪式。 8月26日,组织500名志愿者开展《环保天使、绿色县城》健步环保行活动。 9月2日-4日,邀请医院营销与管理实战专家吴春荣教授来院进行为期三天的中层管理能力提升训练班培训。 10月18日,新生儿免陪护监护室(NICU)正式启动 10月24日,召开优质服务“三二一工程”总结表彰会议,对3个明星科室,10名服务明星予以表彰。 10月27日,成立医院发展部、病案室。独立设置中医科。 11月,被河北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 11月13日, 成立卒中中心、胸痛中心。 成立了十大职工社团,包括文学(新闻、朗诵)社、国学社、英语角、爱心社(志愿者)、篮球队、户外社等。

2018年

2018年 3月,为提升工作效率,将行政后勤科室划分为五个部门,即党政部、医务部、运营部、运维部、医学装备部。 6月25日,神经内科、检验科被评选为院级重点学科,期限二年。 8月11日,赵海洋赴新疆巴州尉犁县人民医院进行援疆工作。 12月,胸痛中心首次通过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在张、承地区县级医院中,首家通过胸痛中心认证。